词语吧>新华字典>跖组词

跖相关字典

跖[zhí]字在结尾的词语

  • 蹺跖[qiāo zhí]
      见“蹻跖”。
  • 夷跖[yí zhí]
      伯夷与盗跖的并称。古谓前者清廉﹐后者贪暴﹐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。
  • 食跖[shí zhí]
      1.比喻善学而知识渊博。语出《吕氏春秋·用众》:“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鷄也,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。”高诱注:“跖,鷄足踵。喻学者取道众多,然后优也。”唐骆宾王《上梁明府启》:“若乃博闻强记,辨晋国之黄熊;将圣多能,识吴门之白马。言泉漱迥,惊瀑布以飞澜;文江澹虚,涵濯锦而翻浪。於是功超食跖,位典烹鲜。”
  • 颜跖[yán zhí]
      颜回和盗跖的并称。
  • 讋跖[zhé zhí]
      因震慑而跳跃。唐 杜甫《朝献太清宫赋》:“忽翳日而翻万象,却浮云而留六龙。咸讋跖而壮慈应,终苍黄而昧所从。”
  • 跗跖[fū zhí]
      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,通常没有羽毛,表皮角质鳞状。
  • 桀跖[jié zhí]
      夏桀和柳下跖的并称。泛指凶恶残暴的人。
  • 跟跖[gēn zhí]
      脚后跟。
  • 偃跖[yǎn zhí]
      阻塞行路。
  • 掎跖[jǐ zhí]
      强引为依据。
  • 孔跖[kǒng zhí]
      孔子与柳下跖的并称。
  • 巨跖[jù zhí]
      指大盗。
  • 跱跖[zhì zhí]
      停步踏足。喻笛声乍起于地。
  • 白跖[bái zhí]
      使用白弩的大盗。唐巴蜀商人对苏涣的称呼。
  • 践跖[jiàn zhí]
      犹踩踏。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“心嬋媛而伤怀兮,眇不知其所蹠”汉 王逸 注:“蹠,跋也……远视眇然,足不知所践蹠也。”
  • 舜跖[shùn zhí]
      虞舜和盗跖的并称。指圣人和恶人。
  • 足跖[zú zhí]
      脚底板。
  • 柳跖[liǔ zhí]
      相传春秋末人,名跖,居柳下(今属山东省),因称柳下跖。柳跖为其省称。曾被称为盗跖。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盗户》:“此可以继柳跖之告夷齐矣。”或谓柳跖为柳下惠之弟。参阅《庄子.盗跖》。

跖[zhí]字的成语

  • 詈夷为跖[lì yí wéi zhí]
      詈:咒骂;夷:伯夷;跖:盗跖。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。比喻颠倒黑白,诬蔑好人。
  • 盗跖之物[dào zhí zhī wù]
      跖:人名,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,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,代指坏人;物:物品。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。
  • 高掌远跖[gāo zhǎng yuǎn zhí]
      比喻开拓,开辟。
  • 跖犬吠尧[zhí quǎn fèi yáo]
      桀的犬向尧狂吠。比喻各为其主。
  • 朝夷暮跖[zhāo yí mù zhí]
      早晨被誉为伯夷,晚上被贬作盗跖。形容时论毁誉多变。

跖[zhí]字在开头的词语

  • 跖颜[zhí yán]
      盗跖和颜回。指善恶之人。
  • 跖地[zhí dì]
      1.以足踏地。 2.指走兽。
  • 跖骨[zhí gǔ]
      1.跗骨与后肢各趾骨间的骨,在陆生脊椎动物中相当于手或前爪的掌骨。2.掌骨。
  • 跖徒[zhí tú]
      盗跖一流人物;横暴凶恶者。
  • 跖硬[zhí yìng]
      谓踩踏硬弩强弓。
  • 跖铧[zhí huá]
      农具名。即踏犁,今称大锹。
  • 跖痛[zhí tòng]
      跖骨处的一种痉挛性烧灼痛。 跖骨处的一种痉挛性烧灼痛
  • 跖跷[zhí qiāo]
    1. 跖蹻[zhí qiāo]
        亦作“跖蹻”。
    2. 跖实[zhí shí]
        1.谓兽类足踏实地而行。 2.借指走兽。
    3. 跖空[zhí kōng]
        腾空;悬空。
    4. 跖距[zhí jù]
        指鸡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