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新华字典>纶组词

纶相关字典

纶[lún]字在结尾的词语

  • 触纶[chù lún]
      投入罗网。
  • 帝纶[dì lún]
      皇帝的诏命。语本《礼记.缁衣》“王言如丝,其出纶”。
  • 丝纶[sī lún]
      1.《礼记.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孔颖达疏:“王言初出,微细如丝,及其出行于外,言更渐大,如似纶也。”后因称帝王诏书为“丝纶”。 2.钓丝。 3.即丝。粗于丝者为纶。
  • 缗纶[mín lún]
      钓鱼用的丝线。
  • 恩纶[ēn lún]
      犹恩诏。语本《礼记.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
  • 青纶[qīng lún]
      1.青绶。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。 2.借指高官。
  • 经纶[jīng lún]
      〈书〉整理过的蚕丝。比喻规划、管理政治的才能:大展经纶ㄧ满腹经纶。
  • 出纶[chū lún]
      《礼记.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;王言如纶,其出如綍。故大人不倡游言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纶粗于丝……綍又大于纶。”谓帝王的话关系重大。后以“出纶”指帝王的诏命。
  • 长纶[cháng lún]
      指长的钓丝。
  • 涤纶[dí lún]
      聚酯纤维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。具有强力高,耐磨性好,弹性极佳,耐光性好,抗皱性和耐热性在合成纤维中最优等特点。但吸湿性低,透气性差,易带静电,易沾污,遇火星易形成熔孔,染色较困难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、其他纤维混纺交织,制成各种纺织品,广泛用于衣着、装饰和工业等方面。 被制成长丝状和纤维状的聚酯纤维,弹性大为其特征,常与其他种类的纤维(如羊毛)混纺,可制的确良、或制造绝缘材料、渔网、绳索等
  • 掌纶[zhǎng lún]
      执掌起草诏诰。
  • 耐纶[nài lún]
      也译作“尼龙”﹑“尼隆”﹑“尼纶”。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属名。
  • 氯纶[lǜ lún]
      聚氯乙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。抗化学药剂、耐腐蚀、抗焰、绝热、隔音等性能均佳,易生静电,耐热性和染色性差。主要用于制造耐腐蚀的过滤布、抗焰服装、绝缘布、绳索、帘幕、渔网、絮棉、毛毯等。
  • 竿纶[gān lún]
      钓竿和钓线。
  • 红纶[hóng lún]
      见“红轮”。
  • 垂纶[chuí lún]
      1.垂钓。 2.传说吕尚(姜太公)未出仕时曾隐居渭滨垂钓,后常以“垂纶”指隐居或退隐。 3.借指隐士。 4.指钓鱼的用具。
  • 綍纶[fú lún]
      帝王诏书。《水浒传》第七九回:“年来教授隐 安仁,忽召军前捧綍纶。”
  • 演纶[yǎn lún]
      谓起草诰命。
  • 婴纶[yīng lún]
      犹羁缚。
  • 缯纶[zēng lún]
      射鸟的箭和钓丝。比喻危机或羁绊。缯,通“矰”。
  • 王纶[wáng lún]
      天子的诏令。语本《礼记.缁衣》:“王言如纶,其出如綍。”
  • 诏纶[zhào lún]
      诏书。
  • 温纶[wēn lún]
      皇帝诏令的敬称。
  • 腈纶[jīng lún]
      合成纤维的一种,用丙烯腈合成。耐光,耐腐蚀,柔软蓬松像羊毛。用来纺毛线(或与羊毛混纺),制造人造毛皮和经常接触阳光的纺织品,如窗帘、帐篷布等。 中国所产的聚丙烯腈纤维的商品名,是一种合成纤维,用来纺毛线或制人造毛皮
  • 吹纶[chuī lún]
      见“吹纶絮”。
  • 投纶[tóu lún]
      1.垂钓。 2.投弃钓具。
  • 维纶[wéi lún]
      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的中国商品名。吸水性与棉纤维相近,是合成纤维中吸水性最强的一种;透气性和耐磨性好;强力高;耐霉蛀、耐日光和保暖性能均良好。但弹性和染色性差,易折皱,缩水率较大,耐热性能差。适用于制造各种衣着纺织品、家用织物、渔网、绳索、帆布等。
  • 鼎纶[dǐng lún]
      指皇帝的旨意。
  • 缣纶[jiān lún]
      泛指丝织物。
  • 明纶[míng lún]
      指帝王的诏令。
  • 老经纶[lǎo jīng lún]
      指治理国家有丰富经验的人。
  • 纤纶[xiān lún]
      指钓丝。
  • 纷纶[fēn lún]
      1.杂乱貌;众多貌。 2.渊博。 3.忙碌;忙乱。 4.华美。
  • 丙纶[bǐng lún]
      聚丙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。相对密度仅0.90,在所有纺织纤维中相对密度最小,强力高,弹性较好,几乎不吸湿,织物尺寸稳定性好,耐腐蚀性强,但耐光性、抗燃性和染色性较差。可纯纺或与棉、毛、黏纤等混纺。主要用于织造衣料、地毯、绳索、渔网、工业织物、家具装饰织物等,其扁丝可用作包装袋、捆包材料等。 即聚丙烯纤维,一种合成纤维,多用于制造地毯、渔网、绳索及滤布等
  • 氨纶[ān lún]
     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。弹性强;延伸度为本身的4氨纶8倍,为合成纤维中延伸度最大的一种;拉伸回复性、耐酸碱性、耐溶剂性、耐磨性、染色性都较好;耐热性和抗老化性优于橡胶。主要用于织制袜子、手套、运动衣、游泳衣、松紧带、绷带、紧身衣裤等。

纶[lún]字在开头的词语

  • 纶组节约[lún zǔ jié yuē]
      古时葬礼以丝绵裹尸,再以丝带缠束,谓之“纶组节约”。
  • 纶旨[lún zhǐ]
      圣旨。
  • 纶册[lún cè]
      皇帝的册命。
  • 纶掖[lún yè]
      犹纶阁。中书省的别称。中书省为草拟诏令之所,唐时称为右掖。
  • 纶组[lún zǔ]
      海草名。
  • 纶书[lún shū]
      即诏书。
  • 纶音[lún yīn]
      犹纶言。帝王的诏令。
  • 纶经[lún jīng]
      犹经纶。整理丝缕。比喻治理政事。
  • 纶诰[lún gào]
      1.亦作“纶告”。 2.皇帝的诏令文告。
  • 纶竿[lún gān]
      钓竿。
  • 纶綍[lún fú]
      《礼记.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;王言如纶,其出如綍。”郑玄注:“言言出弥大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‘王言如纶,其出如綍’者,亦言渐大,出如綍也。綍又大于纶。”后因称皇帝的诏令为“纶綍”。
  • 纶命[lún mìng]
      天子的诏命。
  • 纶理[lún lǐ]
      1.犹伦理。纶,通“伦”。事物的条细。 2.犹纹理。
  • 纶告[lún gào]
      见“纶诰”。
  • 纶阁[lún gé]
      中书省的代称。为代皇帝撰拟制诰之处。
  • 纶诏[lún zhào]
      即诏书。
  • 纶组节束[lún zǔ jié shù]
      见“纶组节约”。
  • 纶扉[lún fēi]
      犹内阁。明清时称宰辅所在之处为“纶扉”。
  • 纶恩[lún ēn]
      皇帝的恩典。指诏书。

纶[lún]字的成语

  • 大展经纶[dà zhǎn jīng lún]
      经纶:整理丝缕,比喻治理国家,也指政治才能。充分施展政治才能。
  • 佛旨纶音[fó zhǐ lún yīn]
      佛的旨意,皇帝的诏令。指必须执行的命令。
  • 满腹经纶[mǎn fù jīng lún]
      经纶:整理丝缕,引伸为人的才学、本领。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。 形容人很有才学和智谋
  • 翠纶桂饵[cuì lún guì ěr]
      翠纶:用翡翠鸟毛做的钓鱼线;桂饵:用桂花做的鱼食。比喻过分追求华美,收不到应有的效果,而适得其反。
  • 经纶天下[jīng lún tiān xià]
      经纶:整理丝缕;天下;国家。治理国家。
  • 纶音佛语[lún yīn fó yǔ]
     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。
  • 纶言如汗[lún yán rú hàn]
      指皇帝的话,一说出来就像汗流出后不能收回。
  • 蓑笠纶竿[suō lì lún gān]
      蓑:蓑衣;笠:斗笠;纶:钓鱼的线。身披蓑衣,头戴斗笠,手持钓竿。形容鱼翁钓鱼的样子。也比喻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。
  • 世掌丝纶[shì zhǎng sī lún]
      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,称为掌丝纶。指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。

纶[lún]字在中间的词语

  • 丝纶阁[sī lún gé]
      古代撰拟朝廷诏令的地方。
  • 丝纶簿[sī lún bù]
      明清内阁中保存诏旨底稿的簿本。
  • 经纶手[jīng lún shǒu]
      治国的良才。
  • 吹纶絮[chuī lún xù]
      1.古代丝织品名。 2.比喻柳絮。

纶[guān]字的成语

  • 羽扇纶巾[yǔ shàn guān jīn]
      羽扇:羽毛扇子;纶巾:古代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。拿着羽毛扇子,戴着青丝绶的头巾。形容态度从容。

纶[guān]字在开头的词语

  • 纶巾[guān jīn]
      冠名。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。也有用别种颜色的。一说配有青色丝带的头巾。相传三国蜀诸葛亮在军中服用,故又称诸葛巾。 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,又名诸葛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