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新华字典>櫓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郞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籠五切,𠀤音魯。【說文】大盾也。【禮·儒行】禮義以爲干櫓。又【玉篇】櫓,城上守禦望樓。【釋名】櫓,露也,露上無覆屋也。【後漢·公孫瓚傳】樓櫓千里。
櫓  部  首
部外笔画
15
櫓总笔画
櫓  结  构
左右结构
櫓同音字
常用字表
櫓不是常用字
櫓统一码
櫓  五  笔
SQOJ
櫓  仓  颉
DNWA
櫓  郑  码
FRK
四角号码
47963
通用字表
櫓是通用字

櫓字读音

lǔ ㄌㄨˇ

櫓字笔顺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 (櫓笔顺图解请看:櫓笔顺)

櫓相关字典

櫓康熙字典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郞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籠五切,𠀤音魯。【說文】大盾也。【禮·儒行】禮義以爲干櫓。

又【玉篇】櫓,城上守禦望樓。【釋名】櫓,露也,露上無覆屋也。【後漢·公孫瓚傳】樓櫓千里。一作㯭。

又【韻會】戰陳高巢車亦爲櫓。【太公·六韜篇】陷堅陣,敗强敵,武翼大櫓,提翼小櫓。

又進船具。【釋名】船尾曰柂,在旁曰櫓。櫓,膂也,用膂力然後舟行也。【通鑑】呂蒙取荆州,使白衣搖櫓。

又櫓𦊖子,果名。【桂海虞衡志】大如椀,數十房欑聚成毬,食之微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