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新华字典>繼的国语辞典解释

繼读音为jì,意思是继续;延续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繼,續也。”《廣韻•霽韻》:“繼,紹繼。俗作繼。”《論語•堯曰》:“興滅國,繼絶世。”《後漢書•和帝紀》:“舊南海獻龍眼、荔支,十里一置,五里一候,奔騰阻險,死者繼路。”继承。《禮記•中庸》:“夫孝者,善繼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”孔穎達疏:“人謂先人,若文王有志伐紂,武王能繼而承之。”《荀子•儒效》:“工匠之子,莫不繼事。”唐柳宗元《封建論》:“繼事而理者,上果賢乎?下果不肖乎?”继承者。《楚辭•天問》:“閔妃匹合,厥身是繼。”王逸注:“言禹所以憂無妃匹者,欲為身立繼嗣也。”《戰國策•趙策四》:“趙主之子孫侯者,其繼有在者乎?”《史記•魯周公世家》:“莊公病,而問嗣於弟叔牙。叔牙曰:‘一繼一及,魯之常也。’”裴駆集解引何休曰:“父死子繼,兄死弟及。”又指后续。《晋書•景帝紀》:“(毌丘)儉帥諸將以為後繼。”随后;接着。清劉淇《助字辨略》卷四:“繼者,相次之辭,猶云比也。”《孟子•公孫丑下》:“繼而有師命,不可以請。久於齊,非我志也。”《南史•梁武帝諸子•昭明太子》:“恒自討論墳籍,或與學士商榷古今,繼以文章著述,率以為常。”宋陸游《暴雨》:“明日暴雨來,繼以雷大震。”接济;增益。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君子周急不繼富。”邢曷疏:“君子當周救人之窮急,不繼接於富有。”《三國志•魏志•任峻傳》:“周急繼乏,信義見稱。”宋王安石《乞制置三司条例》:“宜假以錢貨,繼其用之不給。”系结。《爾雅•釋詁上》:“係,繼也。”郝懿行義疏:“繼之言繫也,繫繼音又同也。”《後漢書•李固傳》:“又即位以來,十有餘年,聖嗣未立,羣下繼望。”《敦煌變文集•維摩詰經講經文》:“清旦何妨專繼念,夜深却請細尋思。”
繼  部  首
部外笔画
14
繼总笔画
繼  结  构
左右结构
繼同音字
常用字表
繼不是常用字
繼统一码
繼  五  笔
XXXN
繼  仓  颉
VFVVI
繼  郑  码
ZZZZ
四角号码
22913
通用字表
繼是通用字

繼字读音

jì ㄐㄧˋ

繼字笔顺

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横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竖折 (繼笔顺图解请看:繼笔顺)

繼相关字典

繼国语辞典解释

繼 jì ㄐㄧˋ

# 动

  • 接续、接连。
    1. 如:「继续」、「前仆后继」。
    2.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「攻之不克,围之不继,吾其还也。」
    3. 宋·王禹偁〈对雪〉诗:「月俸虽无余,晨炊且相继。」
  • 承续。
    1. 如:「继承」、「继位」、「父死子继」。
    2. 《礼记·中庸》:「夫孝者,善继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」

# 形

  • 后续的。
    1. 如:「继室」、「继父」、「继母」。

# 副

  • 随后、跟著。
    1.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「继而有师命。」
    2. 宋·陆游〈暴雨〉诗:「明日暴雨来,继以雷大震。」

# 名

  • 姓。如宋代有继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