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新华字典>殺的国语辞典解释
shā

殺读音为shā,意思是见“杀”。
殺  部  首
部外笔画
6
殺总笔画
殺  结  构
左右结构
殺同音字
常用字表
殺不是常用字
殺统一码
殺  五  笔
QSMC|RSWC
殺  仓  颉
KCHNE
殺  郑  码
OSFQ
四角号码
47947
通用字表
殺是通用字

殺字读音

shā ㄕㄚ

殺字笔顺

撇、点、横、竖钩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折折、横撇、捺 (殺笔顺图解请看:殺笔顺)

殺相关字典

殺国语辞典解释

殺 shā ㄕㄚ

# 动

  • 以刀或武器使人或禽兽等失去生命。
    1. 如:「杀人放火」、「猪宰羊」。
  • 战斗。
    1. 如:「杀出重围」。
    2. 《三国演义·第五回》:「至天明,雄方引兵上关。」
  • 败坏。
    1. 如:「杀风景」。
  • 减省。
    1. 如:「杀价」。

殺 shà ㄕㄚˋ

# 副

  • 甚、极。
    1. 如:「愁人」。
    2. 元·张养浩〈咏江南·一江烟水照晴岚〉曲:「画船儿天边至,酒旗儿风外飐,爱江南。」

殺 shài ㄕㄞˋ

# 名

  • 等差。
    1. 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「其族食世降一等,亲亲之也。」
    2. 汉·郑玄·注:「,差也。」

# 动

  • 减、削。
    1. 《周礼·地官·廪人》:「若食不能人二釜,则令邦移民就谷,诏王邦用。」
    2. 汉·郑玄·注:「,犹减也。」
  • 衰微。
    1. 《吕氏春秋·恃君览·长利》:「是故地日削,子孙弥。」
    2. 汉·高诱·注:「,衰也。」

# 形

  • 细小。
    1. 《吕氏春秋·士容论·审时》:「先时者,大本而华,茎而不遂,叶稿短穗。后时者,小茎而麻长,短穗而厚糠,小米钳而不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