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冯惟健
冯惟健,(1501——1553),字汝强,改汝至,号冶泉,又号陂门明中期著名文士,临朐人。冯裕长子。军人出身,始终未登身仕途。善为词章。著有《陂门山人文集》,收入《五大夫集》。
- 李珣
李珣(855?-930?),五代词人。字德润,其祖先为波斯人。居家梓州(四川省三台)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。少有时名,所吟诗句,往往动人。妹舜弦为王衍昭仪,他尝以秀才预宾贡。又通医理,兼卖香药,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。蜀亡,遂亦不仕他姓。珣著有琼瑶集,已佚,今存词五十四首,(见《唐五代词》)多感慨之音。)
- 宗臣
宗臣(1525~1560)明代文学家。字子相,号方城山人。兴化(今属江苏兴化)人。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,由刑部主事调吏部,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,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,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,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诗文主张复古,与李攀龙等齐名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,散文《报刘一丈书》,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,著有《宗子相集》。
- 王衍
前蜀后主王衍(899年―926年5月2日),字化源,初名王宗衍,许州舞阳(今属河南舞钢)人,前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,母贤妃徐氏,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最后一位皇帝。。王衍被封为通正公。后来,王衍在被送赴洛阳途中,李存勖遣人将他和他的亲族一起杀害,王衍死时二十八岁。王衍很有文才,能作浮艳之词,著有《甘州曲》、《醉妆词》等诗,流传于世。
- 安维峻
安维峻(公元1854年--公元1925年)字晓峰,号盘阿道人,甘肃秦安县人,清代著名的谏官。光绪年(公元1880年)中为进士,选翰林院庶吉士,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。安维峻是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,连续上疏六十五道,却因言获罪,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。1899年后,安维峻主讲陇西南安书院,在家乡办学,辛亥革命中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。总纂《甘肃新通志》(100卷),著《谏垣存稿》、《望云山房诗集》等5部。
- 严向
(680—764)同州朝邑人。严善思子。肃宗乾元中为凤翔尹。二年,贬岭南尉。代宗宝应中,为太常员外郎。
- 诸葛梦宇
诸葛梦宇(?~一二七九),字芝苧,号桐庵。度宗咸淳十年(一二七四)进士(《至顺镇江志》卷一八)。官至参知政事、签书枢密院事。帝炳祥兴二年崖山兵败,自缢(《曲阿诗综》卷八)。
- 郑一岳
郑一岳,字于赓。香山(今中山)人。明思宗崇祯十年(一六三七)进士。官至山东单县知县。清道光《香山县志》卷一三有传。
- 纪君祥
纪君祥[元](约元世祖至元年间在世),元代杂剧、戏曲作家。字、号、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详,约元世祖至元年间在世,名一作纪天祥。大都(今北京)人,与李寿卿、郑廷玉同时。作有杂剧6种,现存《赵氏孤儿》一种及《陈文图悟道松阴梦》残曲。
- 陈允平
陈允平,字君衡,一字衡仲,号西麓,宋末元初四明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鄞县)人。生卒年俱不确定,前人认为“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(1215-1220)比较合理”,“卒年疑在元贞前后,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”,暂依之。少从杨简学,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。有诗集《西麓诗稿》,存诗86首,《全宋诗》另从《永乐大典》辑3首,从《诗渊》辑50首,共计139首。有词集《日湖渔唱》和《西麓继周集》,各存词86首和123首,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,《全宋词》无另辑者,共计209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