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诗词古文>徐锴生平

徐锴生平介绍

徐锴(920~974)南唐文字训诂学家。扬州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徐铉之弟,世称“小徐”。字鼐臣,又字楚金,精通文字学,仕于南唐,秘书省校书郎起家,后主李煜时,迁集贤殿学士,终内史舍人。平生著述甚多,今仅存《说文解字系传》40卷,《说文解字韵谱》10卷。>>查看徐锴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先世会稽(今浙江省绍兴)人,後迁居广陵(今江蘇扬州)。徐锴生於後梁末帝贞明六年(920年),卒于宋太祖开宝七年(974年),享年五十五岁。

  四岁而孤,母方教铉,未暇及锴,能自知书。锴自幼聪慧,十岁即擅长作诗。令赋秋声诗,顷刻而就,尽见秋声之意。南唐烈祖升元三年(939年)20岁,其兄铉作〈包府君咏墓志〉,锴为其铭。

  南唐元宗保大元年(943年)24岁,为秘书郎,齐王景遂奏授记室。未久,兄弟均评军中书檄援引不当,锴贬为乌江尉。保大三年(945年)26岁,为右拾遗,集贤殿直学士。保大十一年(953)34岁,是年十二月,触怒唐主,再次贬为校书郎(宜为秘书郎)。是年正月二十日作〈先圣庙记〉,分司东都。保大十二年(954年)35岁,又召为虞部员外郎。保大十四年(956年)37岁,是时任屯田郎中知制诰,作《曲台奏议集序》。

  南唐后主乾德元年(963年)44岁,与其兄铉,共论猫事。铉疏得二十事,锴忆得七十余事,足见博学强记倍於常人。乾德五年(967年)48岁,后主召锴等对论天下事及用人之事。南唐后主开宝元年(968年)49岁,作《奉和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诗序》。开宝二年 (969年)50岁,游简言当国,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,每抑之。作〈陈氏书堂记〉 开宝三年 (970年)51岁,韩熙载卒,锴集其遗文。李穆使江南,见其兄弟文章,曰:“二陆不能及也!”开宝五年(972年)53岁,为右内史舍人,并受赐金紫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,与其兄铉同为帝王侍臣,号为“二徐”。 乔匡舜卒,铉、锴挽诗各一首。开宝七年(974年)55岁,因兄徐铉奉使入宋,忧惧而卒。受谥为“文”,并追赠礼部侍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匡胤

    赵匡胤(927年3月21日-976年11月14日),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,庙号宋太祖。出生于洛阳夹马营,祖籍河北涿州。年轻时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。948年,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,屡立战功。951年,郭威称帝,建立后周,赵匡胤任禁军军官,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。960年,发动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代周称帝,建立宋朝,定都开封,在位16年。在位期间,加强中央集权,提倡文人政治,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,死后葬于郑州巩义宋陵之永昌陵。

  • 周因

    周因,字与道,浦城(今属福建)人。哲宗绍圣四年(一○九七)进士。累官司农少卿,除直徽猷阁,知桂州,以中大夫致仕。事见清光绪《浦城县志》卷二二。今录诗两首。

  • 谭处端

    (1123—1185)元道士。东牟人,字通正,初名玉,号长真子。博学,工草隶书。师王重阳,传袭其道,往来于洛川之上。有《水云前后集》。

  • 蔡希周

    蔡希周(688年—747年4月15日),字良傅,润州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。唐代诗人。蔡氏原籍陈留济阳人。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蔡邕,六世祖南朝陈侍中蔡景历,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蔡君知,从叔父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蔡有邻,兄缑氏主簿蔡希逸,弟洛阳尉蔡希寂都是著名的书法家。

  • 邵雍

    邵雍(1011年—1077年),字尧夫,生于范阳(今河北涿州大邵村),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(今河南林县康节村),天圣四年(1026年),邵雍16岁,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,卜居于此地。后师从李之才学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与伏羲八卦,学有大成,并著有《皇极经世》、《观物内外篇》、《先天图》、《渔樵问对》、《伊川击壤集》、《梅花诗》等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,自号安乐先生。出游时必坐一小车,由一人牵拉。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,两度被举,均称疾不赴。熙宁十年(1077年)病卒,终年六十七岁。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。

  • 郑敦允

    郑敦允,字止川,号芝泉,长沙人。嘉庆甲戌进士,改庶吉士,历官武昌知府,兼署督粮道。有《白石园樵诗草》。

  • 黄峨

    安人遂宁黄简肃公珂之女,新都杨修撰用修之继室也。用修在史馆正德丁丑,以谏巡幸不报,引疾,归里。明年王安人卒,又明年,继娶黄氏。

  • 陈元光

    陈元光(657—711年),字廷炬,号龙湖。唐朝河东道人[(一说河南光州人,今河南省潢川县。)。漳州首任刺史。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,被奉为开漳圣王。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,直至殉职,始终坚守在闽戍地,长达四十二年;治闽有方,开科选才,任用贤士,招抚流亡,烧荒屯垦,兴办学校,劝民读书。号称“蛮荒”之地的闽南,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。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。陈元光去世后,被后世尊奉为“开漳圣王”。潮州诗萃》收录其排律诗三首,后人编有《龙湖集》48首,《全唐诗》及外编录其7首。

  • 王琪

    王琪:字君玉,生于华阳(今四川成都),徙舒(今安徽庐江)。他是王罕之子、王珪的从兄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
  • 武汉臣

    武汉臣,元代戏曲作家。济南(今属山东)人,生卒年、字号不详。作杂剧12种,今存《散家财天赐老生儿》、《李素兰风月玉壶春》、《包待制智赚生金阁》3种。(后二剧《元曲选》作“武汉臣撰”。《录鬼簿》武汉臣名下未著录,息机子本《元人杂剧选》作"无名氏撰")《虎牢关三战吕布》仅存残曲,余皆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