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诗词古文>王磐生平

王磐生平介绍

王磐(约1470年~1530年)称为南曲之冠。明代散曲作家、画家,亦通医学。字鸿渐,江苏高邮人。少时薄科举,不应试,一生没有作过官,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,筑楼于城西,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,因自号“西楼”。所作散曲,题材广泛。正德间,宦官当权,船到高邮,辄吹喇叭,骚扰民间,作《朝天子·咏喇叭》一首以讽。著有《王西楼乐府》、《王西楼先生乐府》、《野菜谱》、《西楼律诗》。>>查看王磐的诗词古文

作品特色

  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,套曲 9首,全属南曲。多庆节、赏花、记游等闲适之作,反映了他生活和性格的基本方 面。其咏物之作“首首尖新”(王骥德《曲律》),最为著名。由于他脱略尘俗,不干权贵,对于当权者的乖行逆施,很看不惯。小令〔朝天子〕《咏喇叭》,借“曲小”、“腔大”的官船喇叭为题,把正德年间擅权的宦官在运河沿岸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,以及他们装腔作势的嘴脸,揭露得淋漓尽致。

  散套〔南吕.一枝花〕《久雪》,以大雪的逞威,喻权□的肆虐,并展示日出雪消的理想,也颇有意义。王磐如〔南吕·一枝花〕《嘲转五方》的讽刺迷信,以及对一些生活琐事的歌咏,显示了王磐散曲题材比较宽广。其他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清丽精雅的,个别讽刺作品则较为豪辣;而〔满庭芳〕《失鸡》、〔朝天子〕《瓶杏为鼠所啮》等,则以俳谐风趣为人所称道。

历史贡献

  王磐在担任翰林直学士期间,由于他博学多才,为人正直,深受众人的拥赞。王磐连惩了忙兀斛、西域大贾后,在真定扶持了正气,打击了邪恶,再加上他极力推行世祖忽必烈的以“农桑为急务”的方针,减轻了百姓的负担,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真定也出现了繁华稳定的局面。

生平

  王磐(约1470~1530)称为南曲之冠。明代散曲家。字鸿渐。江苏高邮人。生于富室,好读书,曾为诸生,嫌拘束而弃之,终身不再应举作官,纵情于山水诗酒。性好楼居,筑楼于高邮城西僻地,常与名士谈咏其间,因自号“西楼”。他工诗能画,善音律,脱口而出,即合格调;常常丝竹觞咏,彻夜忘倦;性格飘洒,一时名重。 同时还有河北永年王磬和明代医家王磬等。

  中统元年(1260 年),王磐升任益都等路抚副使。此时江淮大都督李松涛久闻王磐之大名,时下见他来到自己所管辖的地区,非常高兴,当即去拜访了王磐并给予极厚的礼遇。王磐见他对己确系诚心实意非常高兴把他视为知己,加之他素来喜欢青州风土,于是在青河之滨购买了田地,给自己修建了一栋宅院,起名“鹿庵”,由于他青少年时代一直在兵荒马乱之中逃难,时而东,时而西,这种频繁的流离颠沛的生活,使他深恶痛绝。所以,他想就在青州安家落户,在秀丽的庄园中好好地做做学问,求得平平安安度过一生。但是,客观事实和他的想法可以说是南辕北辙。

  王磐有隽才,好读书,洒落不凡,鄙视仕途,终身不仕。筑高楼于高邮城北,日与文士谈咏其间,散曲多表现他个人闲情逸致,诗词成就不高,同李贺风。王磐著有《王西楼乐府》1卷,有明嘉靖三十 年刊本,为其甥张守中所校订刊行。《散 曲丛刊》收入此本时,曾校以《尧山堂外纪》和《雪涛诗话》。

  洒落不凡,鄙视仕途,终身不试。纵情山水诗酒。筑高楼于高邮城北,日与文士谈咏其间,因自号"西楼"。他工诗能画,善音律,尤善词曲。散曲多表现他个人闲情逸致。但有部分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,或表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愿望,如最为人称道的[朝天子]《咏喇叭》,讽刺当时,描摹宦官作威作福、装腔作势的丑态,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灾难。[南吕一枝花]《久雪》中,作者把雪比作邪恶势力,借以抒发心中的牢骚不平,并且表示了对光明的信念。他的写怀咏物散曲,以清丽见称。如《落梅风》,写野外牧羊,宛如清淡秀丽的水墨画,表现力很强。著有《王西楼乐府》。

作品评价

  王磐的作品有些部分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,或表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愿望,如最为人称道的朝天子《咏喇叭》,讽刺当时,描摹宦官作威作福和装腔作势的丑态,揭露他们给人民带来的灾难。南吕一枝花《久雪》中,作者把雪比作邪恶势力,借以抒发心中的牢骚不平,并且表示了对光明的信念。王磐的写怀咏物散曲,以清丽见称。比如《落梅风》,写野外牧羊,宛如清淡秀丽水墨画,表现力很强。著作有《王西楼乐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衣师

    紫衣师,生平事迹不详。据《仇池笔记》,与王全斌同时,当为宋初人。王全斌约卒于太祖开宝末年(见《宋史》卷二五五本传)。

  • 邹弢

    邹弢(1850—1931)字翰飞,号酒丐、瘦鹤词人、潇湘馆侍者,亦称司香旧尉,江苏无锡人。

  • 戴天锡

    天锡一名锡,字祖禹,山阴人。官会稽学正。

  • 钟惺

    钟惺(1574~1624)明代文学家。字伯敬,号退谷,湖广竟陵(今湖北天门市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曾任工部主事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与林古度登泰山。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。不久辞官归乡,闭户读书,晚年入寺院。其为人严冷,不喜接俗客,由此得谢人事,研读史书。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《唐诗归》和《古诗归》(见《诗归》),名扬一时,形成“竟陵派”,世称“钟谭”。

  • 史昂

    玄宗天宝间人。曾至边塞从军,作诗赠浑惟明。后归洛阳,颇不得意。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、伯三八八五收其诗3首,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

  • 曹邺

    曹邺(约816~875),字业之,一作邺之,桂州(今广西桂林阳朔)人。晚唐诗人。与刘驾、聂夷中、于濆、邵谒、苏拯齐名,而以曹邺才颖最佳。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(唐)、洋州刺史(唐)、祠部郎中(唐)等职务。

  • 金昌绪

    生卒年不详。唐朝余杭(钱塘)(今浙江杭州市)人,身世不可考,诗传于世仅《春怨》一首。

  • 王东

    字尚志,庐陵人。一云临川人。

  • 周因

    周因,字与道,浦城(今属福建)人。哲宗绍圣四年(一○九七)进士。累官司农少卿,除直徽猷阁,知桂州,以中大夫致仕。事见清光绪《浦城县志》卷二二。今录诗两首。

  • 袁袠

    袁袠(zhì)(1502—1547)字永之,号胥台山人,南直隶苏州府吴县(今属江苏)人,袁鼏第四子。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五年,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,年四十六岁。五岁知书,七岁赋诗有奇语,廿四岁乡试解元,明年考进士,张璁先看到他的考卷,非常赏识,力主取他为状元。但其余考官误以为这份考卷出于他的党羽之手,就共同商议,把他压低为二甲一名进士。榜发后,张璁见到袁袠,道出缘由,不料袁袠耿直,既不道谢,更不答理,张璁大怒。后来袁袠主持河南乡试,以选拔得人著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