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诗词古文>李宏皋生平

李宏皋生平介绍

李宏皋,正确的名字应该是李弘臬(见《复溪州铜柱记》铭文)(?-951),五代十国时南楚国官员、学士,官至尚书左仆射,御史大夫,上柱国。李弘臬系长沙人。南楚王马殷当国时,为营道令,迁都统掌书记。后为南楚文昭王马希范所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,授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,上柱国。>>查看李宏皋的诗词古文

溪州铜柱

  五代后晋天福四年(939),溪州刺史彭士愁引锦、溪、奖州“苗蛮”起义攻南楚,马希范命刘勍、廖匡齐率兵往攻。次年,彭士愁归降,南楚五立铜柱于溪州,李弘臬受命撰《复溪州铜柱记》,镌刻于柱上。940年(后晋天福五年),马希范和溪州刺史彭士愁协议罢兵,计划设立铜柱为划分疆界的标志,从此各守疆土互不进犯。李宏臬奉命撰写柱文共2000余宇,以流畅的辞语,真挚的感情,生动地反映出各族百姓渴求安定和平的美好愿望。柱文镌刻于用2500公斤铜铸成的铜柱上,这就是至今仍屹立于湘西王村芙蓉镇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“溪州铜柱”。

李宏皋之死

 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(947),希范死,诸弟争立。李弘臬和都指挥使刘彦瑫等拥立马希广。后汉乾祐二年(949),其兄马希萼在南唐支持下,举兵衡州,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(951)攻陷长沙,夺取王位。希广遇害,李弘臬亦被杀。

  李弘臬被杀,作所诗词至今仅存一首《题桃源》。

才华横溢

  李弘臬年少时即工于作诗,和父亲李善夷、弟弟李弘节俱有诗名。李弘节也是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,文思才识都不在李弘臬之下。后唐同光初年,唐庄宗赐给马殷数百匹战马,马殷嘱李弘臬起草谢表。李弘臬拟出一句“马有旋风之队”后,突然文思艰涩,作不出下旬,便问在旁边的李弘节说:“可以用旋风之队来形容马阵,但应该怎样来比喻军营呢?”李弘节随口回答:“你没听说过军有偃月之营吗?”李弘臬欣然提笔云:“寻当偃月之营,摆作旋风之队。”谢表撰成后,马殷大加称赞,李弘节的名声由此远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令狐俅

    令狐俅(一○四一~一一一○),字端夫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挺子。以父荫试将作监主簿。历郓州司户参军、濮州雷泽县尉、洺州曲周县令、监汝州洛南稻田务。废而家居,又起为泾原路转运司勾当公事。神宗元丰四年(一○八一)从军灵武。后为处州松阳县令、环州录事参军。迁武胜军节度推官,未行,以疾致仕。徽宗大观四年卒于汝州,年七十。事见《西台集》卷一二《令狐端夫墓志铭》。

  • 周嘉猷

    周嘉猷,字辰告,号两塍,钱塘人。乾隆丁丑进士,官益都知县。有《两塍集》。

  • 傅毅

    东汉扶风茂陵人,字武仲。少博学,善属文。以明帝求贤不笃,士多隐处,作《七激》以为讽。章帝以为兰台令史,拜郎中,与班固、贾逵共典校书。后为大将军窦宪司马。早卒。

  • 吴师尹

    (1303—1366)永新人,字莘乐,号桂冈。顺帝至正八年进士,授永丰丞,有惠政,民德之。后归隐连里之桂冈,学者称桂冈先生。

  • 周金

    周金,本北方人,南宋定都临安后归宋,因称“归正人”。高宗绍兴九年(一一三九),金遣使通古议和,因周与通古早年有交,曾奉旨送通古返金境。事见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一九一。

  • 张彦雄

    润州曲阿(今江苏丹阳)人。玄宗开元间处士。其诗但贵潇洒,不尚绮密。殷璠编《丹阳集》曾录其诗。事迹据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。《吟窗杂录》卷二六引诗2句,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

  • 王冕

    王冕(1310年~1359年),字元章,号煮石山农,亦号食中翁、梅花屋主等,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,元朝著名画家、诗人、篆刻家。他出身贫寒,幼年替人放牛,靠自学成才。有《竹斋集》3卷,续集2卷。一生爱好梅花,种梅、咏梅,又攻画梅。所画梅花花密枝繁,生意盎然,劲健有力,对后世影响较大。存世画迹有《南枝春早图》《墨梅图》《三君子图》等。能治印,创用花乳石刻印章,篆法绝妙。《明史》有传。

  • 陈孚

    陈孚(1259—1309)元代学者。字刚中,号勿庵,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(今白水洋镇松里)人。至元年间,上《大一统赋》,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,为山长,曾任国史院编修、礼部郎中,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。诗文不事雕琢,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,七言古体诗最出色,著有《观光集》、《交州集》等。

  • 郑獬

    郑獬(1022——1072)字毅夫,号云谷,虔化人,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,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,便寄居于此。商籍人安陆,详载宁都州志,少负售才词章豪伟,宋皇祐壬辰科举人,癸巳状元及第,初试国子监谢启曰,李广才气自谓无双。

  • 张文姬

     张文姬,文学家鲍照之妻,南朝宋代女诗人,仅存诗四首。多咏物诗,颇有寄托。文学家鲍照之妻,南朝宋代女诗人,仅存诗四首。多咏物诗,颇有寄托。她也很有文才,在鲍照消极颓废的时候,张文姬曾经以白鹭为题,写了一首很著名的劝慰勉励丈夫的诗《沙上鹭》。今存诗四首。多咏物诗,颇有寄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