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哪吒在词典中的解释
zhā

哪吒

哪吒读音为 né zhā。意思是:小说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演义》中的人物。在《西游记》中,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个儿子,年少,神通广大,曾与天兵天将一起大战孙悟空。在《封神演义》中,其年幼时于九湾河打死龙王太子敖丙。四海龙王向天帝告发,捉拿其父母时,他将骨肉还给父母,表示自己所为与父母无关。死后,魂魄借莲花为躯体,得以复活。他脚踏风火轮,英勇善战。后助姜子牙兴周灭纣,屡建战功。 神名。神话小说《封神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中的人物名

拼音né zhā

注音ㄋㄜˊ ㄓㄚ

英语Nezha, protection deity

法语Neuza, Nezha

词语解释

  • 佛教中的护法神,传说是毘沙门天王之子。哪,也写作"那"。又因其年少而英勇善战,民间遂以之为少年英雄的象征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哪吒 (中国古代神话人物)
      1. 哪吒( nézhā),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,道教护法神。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。
      2. 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、通天太师、威灵显赫大将军、三坛海会大神等,俗称太子爷、三太子。
      3. 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《三教搜神大全》,活跃于明代古典小说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演义》(《封神榜》)等多部文学作品中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