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报
报纸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九日(1906.7.29)在香港创刊。日报。谢英伯、陈树人、刘思复等编辑发行。以“警醒数千年睡狮之憾梦,铲却数千年专制之政体”,“鼓吹民族主义”为宗旨。发行半年,因禁止行销内地,经费无着,于十二月停刊。
报纸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九日(1906.7.29)在香港创刊。日报。谢英伯、陈树人、刘思复等编辑发行。以“警醒数千年睡狮之憾梦,铲却数千年专制之政体”,“鼓吹民族主义”为宗旨。发行半年,因禁止行销内地,经费无着,于十二月停刊。
唐武德二年(619)置义州,五年改为智州,贞观十一年(637)改为牢州。因州东北牢石为名。治南流县(今玉林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南部地。属岭南道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定川郡,乾元元年(758)复
元唐兀人。昔里钤部孙。至元十七年(1280),父爱鲁迁云南行省右丞,袭职为大名路达鲁花赤,兼新附军万户。二十三年,任江淮行省右丞。后迁江浙行省平章政事。大德三年(1299),被江南行台弹劾受贿三万余锭
?—1730清云南乌蒙(今昭通)人。彝族。乌蒙土知府禄鼎乾之胞弟。雍正元年(1723),授土职,分管鲁甸(今属云南)。兄孱弱,凡事皆专擅,远近称之为“禄三官”而不敢名。三年,兄死,侄万钟袭,仍阴主政事
皇帝祖母之尊号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汉兴,因秦之称号,帝母称皇太后,祖母称太皇太后。”然惠帝死,吕太后立惠帝后宫子为少帝,仍以太后称制。景帝即位,始尊薄太后为太皇太后,后遂为历代沿称。
又名三旗包衣骁骑营。清八旗兵制之一。顺治年间置。掌紫禁城内武英殿等三十一处的值班宿卫。营兵由镶黄、正黄、正白三旗包衣佐领、管领下挑补,各组为营。每旗设骁骑参领、副骁骑参领各五人领之,下设满洲佐领(三旗
官署名。元泰定元年(1324)置,掌成帝斡耳朵及行幸怯薛衣粮,秩正三品。设卿六员,少卿、寺丞各二员。
古国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时称大秦、普岚、伏卢尼,唐始称拂菻。又作拂临或拂懔。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。唐《慧超往五天竺传》记有大、小拂临,似以君士坦丁堡一带为大拂临,以小亚细亚为小拂临。贞
隋开皇九年(589)置。以境内端溪得名。治高要县(今广东肇庆市)。大业三年(607)改为信安郡。唐初复为端州。天宝、至德间曾改高要郡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市、高要市、高明市地。宋时包有今四会、广宁等市、
997—1065清人改译作嘉勒斯赉。北宋时吐蕃首领。生于高昌磨榆国。吐蕃王朝赞普后裔。原名欺南陵温。十二岁时,被河州羌人何郎业贤带至河州(今甘肃临夏),取名唃厮啰,义为佛子。后为宗哥(今青海平安)首领
1870—1939广东钦州(今属广西)人,字德新。壮族。早年加入会党。活动于镇南关(今友谊关)一带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参加同盟会,孙中山委为镇南关都督,是年率众发动起义,一度攻占镇南关炮台。次